细雨无声润心田——与前辈中医结缘琐记

时间
2007-03-27

一、道在人弘 医惟求真

曹世民先生,新四军老干部,早年投笔从戒,抗击日军。工医擅文,上世纪60年代前后主政蚌埠、滁县地区卫生工作。先生关注中医工作,几乎与每一位中医工作者相处融洽,1964年秋,召集中医工作会议,约近百位中医学者聚首琅琊,所谓“群贤毕至,少长咸集”。先生与诸位同仁或论医,或谈文,或诗词唱和,或挥毫泼墨,与会者无不尽兴。曾汇集有《琅医琊文集萃》,惜文革中被诬,文集尽毁。

先生深谙温病之旨,熟读叶天士《外感温热篇》、吴鞠通《温病条辨》诸书,曾言及早年治一热病后期患者,舌干成焦,不能转动,以天花粉一斤、麦冬一斤、元参一斤、鲜芦根一斤,大锅煎水少进频饮;日夜无间,三日服完,舌上竟脱下一层外壳,复以养胃生津而安。

二、灵寄莲池 医宗长沙

业师边正方先生,幼承家学,医儒并工,青年剃度为僧,20年代就学于闽南佛学院,从缪子才学,缪为章太炎先生之高足,太炎先生不惟为国学大师,且精医通佛,缪承其学。30年代先生为九华方丈,40年代先生愤世还俗,遂以医济人。先生对于佛学、医学均有较高造诣,工书善画兰竹,于医独崇仲景。先生研究《伤寒论》的方法是不管各家注解,认为仲景自是仲景,精读白文,自家体会,其理其法,一以贯之。“物有本未,事有终始,知所先后,则近道矣。”擅用经方以挽大症。一中年男子身怯畏寒,虽夏日亦着衣裘,手足如冰,遍治不效,先生诊毕以为内有积热,外为寒束,阳气失布,所谓“热深厥亦深”,竟投大黄附子细辛汤加味,十余剂而病除。先生淡于世事,寡于名利,年近百岁,溘然而逝。今九华随处有先生之遗墨。

三、医易一源 变为慧根

1972年仲冬,余至省城慧拜谒乡前辈尚其东先生。先生在吾故里全椒被乡人尊称为“尚半仙”,言其术高效奇,求诊者踵接。先生深通易学,示余曰“不知易不足以为大医”乃孙思邈自家体会之言,易经揭示宇宙自然之法则,以变为宗,通过卦象表示阴阳消长盈缩、错综复杂(指卦象相互对立、对应之关系)以反映事物的千变万化、正反逆从,推及医学莫不如是,人体的阴阳盛衰、虚实互变、脏腑间的协调制约无不蕴涵在易经的哲学、科学理念之中。习医如能通易,则万象难逃其目,治病知所进退,从容应对,运用自如矣。

先生曾治一胸背奇痒者,曾多方调治未效,入夜难眠,求诊先生,书鹿角霜、龟板、桂枝三味与服,应手而效。余询之,曰胸前为任脉通行,后背为督脉所过,任督之脉失养则痒疾生,一温补督阳,一滋养任阴,俾任督通达则血气荣而痒失。夫疗疾以常法求之,不效则知变,理之固然。

四、洞幽彻微 医林一杰

钟平石先生,苏州人,50年代随医学院迁至蚌埠。江浙用方多崇尚轻灵,而先生每以重剂愈疾,曾语余曰,人无分南人北人,苟患某病某症,则以对之方治之;方无宥于经方、时方,切病即谓之良方。古今方剂甚夥,苟不识病明证,虽多何益!又云,某次查房,室外即闻某人吐血声宏而促。患者已吐血多日,中西医并治而不愈,先生遂谓他医,此人肝胃积热良久,热势急迫,血出涌急故其声宏而促。视之果然,立予犀角地黄合泻心汤,一剂血止,“治病求本”此之谓也。众人无不称奇。先生性直敢言,以医术精湛备受世人敬重。在学院无论当权者或同仁,闻某有轻视中医之言,先生则径直与之理论,必至其理屈词穷而后已。

五、璞中求真 银针度人

1965年春余向何孟荣山先生问学。先生山东邹县人,质补言讷,承先人针灸大法,以针术鸣世,曾有多名弟子甄选出国。门诊每日求针者不下百人,先生每诊必悉心辨析病证,然后开列针灸处方:某穴为主,某穴铺之,或针灸同施,或加拔罐,君臣佐使,补泻分明,然后由余等依嘱而施。先生曾曰,针药一理,夫病在内而形诸外,故内病治外,上病取下(穴),左病右取,气应之故。一经为主,邻经为伍,迎(经)随(经)有异,俞募不同,取穴非多多为善,辟如用药,四气五味不能共熔一炉,网罾广撒难捕一雀,少则二三穴,多则五六穴,针必辅灸(外感热病除外),灸则以促针气行走,经络畅通,气血温和,邪去正安。一男子因生气后突然失声,捶胸顿足,恼怒异常,先生嘱针廉泉(泻法)、双合谷(平补平泻)、双太冲(泻法)10分钟后,病人忽语,我能说话了,其效如响之应。

六、一言之励 寄情深深

陈可望先生为“中国百年名中医”之列。生前德昭望重,80年代初曾小住嘉山(县名)一亲戚处,闻者求诊不绝,先生不惮辛苦一一与诊。一赵姓中年男子,患肝病肝硬化多年,面色黧黑,呕血便血间或发生。平素余为之诊治,从肝病求脾立法,倘证变则法易方更,随证调治,病情稳定之际则坚守健脾养血化坚之剂。赵持病历求先生为诊,先生览毕曰,某立法遣方颇洽汝之病情,汝守之可也,不必再易,治病大忌炫奇立异,非仁者之发心,后赵觌面向余言之,余闻之深为感动。先生,中医界之泰斗也,余则一医林之后生,平生未曾谋面,偶一病治之不谬,即蒙先生褒奖,先生之仁心雅量于斯可知矣。进而言之,先生寄情中医,期盼后继多人之心迹可表。(原载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陈文忠)